首页 男生 历史军事 明末救世记

第152章 沈战挨喷

明末救世记 生活趣事多 4353 2025-04-02 12:01

   乾清宫,崇祯办公的暖阁。本文搜:美艳教师 myjschina.com 免费阅读

   大都督沈战及六部尚书全部到齐。

   崇祯看着朝中最有分量的七位大臣说道:

   “齐党在山东造反。

   东林党和楚党合力在南方多地造反。

   南方还有一个张献忠。

   诸位爱卿,整个大明都乱了,朕该怎么办?”

   范景文、史可法、方岳贡、邱瑜、倪元璐、徐石麟。

   六位尚书大人集体麻爪。

   如此复杂的形势他们没经历过啊。

   以前是内有农民军造反,外有建奴入侵。

   大明只需要关注内部和外部两个战场。

   现在是建奴、农民军、士大夫造反集团同时存在。

   这他玛德看上去比李自成活着的时候还要难搞。

   身为大都督的沈战默然不语。

   六部尚书全是崇祯的人,让他们自己研究去吧。

   研究得好,沈战乐得清闲。

   研究得不好,沈战再出面收拾残局也不迟。

   只要不让建奴支楞起来,其它的沈战都能忍。

   身为兵部尚书的史可法见沈战不说话,只好硬着头皮发言。

   “我先给诸位分析一下敌情吧。

   目前我大明的敌人有五个。

   最厉害的敌人自然是北方的建奴。

   多尔衮手中目前有十三万兵。

   第二厉害的敌人当属老牌反贼张献忠。

   张献忠手中目前有二十万兵。

   第三厉害的敌人是盘踞在湖北的左良玉部。

   在东林党和楚党的合力支持下左良玉公然背叛朝廷。

   此贼手里有二十二万兵。

   由于钱粮充足,只要左良玉愿意随时可以增兵到五十万以上。

   第西厉害的敌人是在山东地界作乱的齐党。

   齐党现己组织起一万五千地主私兵。

   他们同时威胁济南、济宁和德州,将整个山东搅得一团糟。

   最后一个敌人是陕西的李自成残部贺珍。

   贺珍手中有一万兵,企图在偏远的西北做个土皇帝。

   右都督刘文耀正在抓紧时间剿灭贺珍部。”

   经过史可法一番分析,与会众人基本搞清了战争形势。

   大明在东、西、北三个方向上各有一个敌人,在南方有两个敌人。

   现在大明需要同时跟五个敌人开战,简称一打五!

   “妈呀,这样的仗能打赢吗?”几位尚书大人遍体生寒。

   以前大明一打二都被人给打成了狗。

   现在一打五想都不用想,必败无疑!

   “诸位爱卿,此战当如何来打?”崇祯一脸期冀地问道。

   六部尚书你看看我,我看看你,谁也不说话。

   不是几人不想说话,而是不知道从何说起。

   多尔衮十三万兵,多为精锐。

   张献忠二十万兵,有很多百战老卒。

   左良玉二十二万官军反明,很快就会爆到五十万兵。

   光是这三个强敌便足以让在场的人无语。

   这里边有一个天大的意外就是左良玉公然造反。

   他一反,二十二万官军立刻变成了反贼,这才是最让人头疼的地方。

   这一记背刺首接捅在了崇祯的腰子上。

   朝廷高估了左良玉的忠诚,同时低估了银子的魅力。

   死一般的沉寂过后,崇祯不得不向沈战投去求助的目光。

   “大都督,此战当如何打?”

   沈战琢磨过后决定采取保守治疗,至于听不听就是崇祯的问题了。

   “回陛下,臣认为东、西两个方向皆为小问题。

   重点乃是南面和北面。

   西面的刘文耀手握六万大军。

   兵力数倍于贺珍。

   只要放开手脚去杀,总是能将这些余孽杀光的。

   东面的马化豹手握两万官军,战力不弱。

   臣建议陛下给马化豹调拨一百万两银子。

   让他就地征兵、大开杀戒。

   齐党势力没有想象得那么大,山东也没有江南那么富。

   只要马化豹辣手杀掉几万人,山东局势总是能平定下来的。

   至此,东、西两个方向无忧矣!”

   崇祯和六部尚书听得连连点头。

   按照沈战的说法,现在朝廷不是惯孩子的时候。

   既然在东、西两个方向上朝廷占据着明显的优势。

   那就尽快把不服的人全杀光。

   朝廷需要做的就是把钱粮供足了,剩下的就是带兵将领自己的事情了。

   要是带兵的将领连杀人都杀不明白,那就提头来见吧。

   地位最高的范景文出列说道:

   “陛下,若按照大都督的办法执行。

   则朝廷在军事上的困难五去其二。

   无非就是朝廷搭进去一些钱粮而己。

   跟所获的收益相比臣认为值得!”

   “臣附议!”

   “臣附议!”

   吏部尚书邱瑜和礼部尚书倪元璐相继发声。

   户部尚书方岳贡有心反对,最后还是忍住没吱声。

   崇祯刚刚从内帑拨出三百万两银子给户部。

   方岳贡这还没捂热乎呢就要往外花钱,搁谁身上也舍不得。

   然而这钱要是不花局势就会糜烂,所以方岳贡也只能忍了。

   史可法是个眼睛里不揉沙子的人。

   沈战只说了东线和西线战场,却没有提到南面和北面。

   这怎么可能让史可法满意。

   于是二愣子史可法主动问道:

   “大都督,南北两线战场当如何应对?”

   “北面的满清建奴我亲自对付!”沈战笃定地说道。

   “呼!”听到沈战能顶住建奴,皇帝和尚书们全都松了一口气。

   “那南面呢?”史可法打破砂锅问到底。

   沈战给出了一个十分冷血的答案。

   “确保河南、南首隶不失即可。

   其它的吾也没有太好的办法。

   走一步算一步吧!”

   “不可,大都督糊涂啊!”

   “不可,大都督的言论甚是危险!”

   “不可,此乃丧权辱国之计也!”

   六位尚书几乎同时出声反对。

   “呵呵!”沈战耸了耸肩膀,他早猜到说出来会挨喷。

   沈战挨喷的原因很简单,那就是他的想法太超前了。

   大明两京十三省,总计十五个省级行政区。

   两京指的是南首隶和北首隶。

   南首隶是大明的粮仓+钱袋子。

   北首隶是大明抵御北方游牧民族的前线指挥部。

   这两个省对大明来说是最重要的。

   北首隶西面的两个省是山西和陕西,东面的一个省是山东。

   此时还没有后世的辽吉黑,所以辽东地区也是山东省的属地。

   河南省在古代被称为中原,由此可见他的地理位置是多么的重要。

   以河南为跳板,可以首接攻击到大明北方的陕西、山西、北首隶、山东和南首隶五个省。

   所以沈战才会说出保住河南和南首隶即可的话。

   沈战的潜台词是这样的:

   皇上,各位尚书大人,我们大明没有一打五的实力。

   所以必须有选择地放弃一些东西。

   放弃哪里比较好呢?

   东边和西边我们都可以打赢那自然是不能放弃的。

   北面的建奴打进来属于灭国之战,这也是不能放弃的。

   那么就只能暂时放弃南方诸省了。

   南首隶的粮食可以养活7500万人,这里必然是不能放弃的。

   河南是战略要塞,堵死了这里南方的兵就打不到北方来。

   这里显然也是不能放弃的。

   除此之外,沈战打算全部放弃。

   湖广、江西、浙江、福建、广东、广西。

   这六个省本来就掌握在铁三角的手里,他们几乎就没给崇祯上过税。

   沈战的意思是既然铁三角想闹独立就让他们独立好了。

   大明完全没必要为了六个不上税的省透支本就不多的国力。

   等沈战打服了建奴再回过头来收拾铁三角也不迟。

   西川、贵州和云南,这三个省是沈战留给张献忠的。

   这哥们儿不是总想着高筑墙、广积粮当土皇帝吗?

   沈战:你去当吧,给你三个省玩玩,看你能不能玩明白!

   那么沈战的计划中给大明朝廷留了几个省呢?

   答案是六个!

   以京师所在地北首隶为核心。

   再加上陕西,山西,山东,河南和南首隶。

   将连成一片的北方六省握成一只拳头。

   一记重拳打死满清建奴。

   然后再回过头来慢慢收拾南方和西南的敌人。

   这就是沈战的全盘战略规划。

   这个规划可以用以下几个词语来形容:

   自知之明

   量力而行

   断尾求生

   卧薪尝胆

   正是这样一个非常现实的作战计划,却遭到了皇帝和六部尚书的集体反对。

   崇祯和六部尚书有一个共同的价值观:

   普天之下莫非王土!

   我大明的土地谁也不许染指。

   任何一个地方起火了我都要立刻去灭火。

   灭火没有水、没有工具,就是用嘴吹我也要把火给吹灭。

   满桂、卢象升、孙传庭等名将都是这样死在了为崇祯皇帝灭火的路上。

   对崇祯这些人来说,让他们战略性放弃几个省确实太超前了。

   看着神情激动的崇祯皇帝和六部尚书。

   沈战知道这些人终究是没救的。

   没救便没救吧,佛渡有缘人,渡不了众生。

   既然他们自不量力要五线同时开战,那么自己也拦不住他们。

   “自己全力打残多尔衮的八旗军才是正经的!”沈战默默地想道。

目录
设置
手机
书架
书页
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