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男生 武侠仙侠 穿越后,我带着大明走向昌盛

第947章

   辽东和高丽交界这一带,情况复杂。

   本身就是两国边境,当地又有诸多少数民族。

   大明虽在辽东建立了诸多卫所,但那边多山地,气候寒冷,想要往高丽那边推进,也遭到一些阻力。

   所以,还是要把现有的卫所管控好。

   前一阵子,盖州卫指挥使上书说自己生了病。

   朱元璋在考虑,万一此人病重,派谁去接替。

   ……

   正月二十。

   春寒料峭,晚上,陆知白正在书房,长随忽然送来一封急信。

   信是他在郑州的学生王青山所写,字迹潦草,显然是在匆忙中写就。

   陆知白看过之后,眉头微微一挑,倒有一丝意外。

   原来开年之后,修路的工地上工人不足。

   有许多民夫和工匠,做了逃工。

   甚至有的人原本已经来了,但抵触情绪强烈,又偷偷逃跑。

   现在天气冷,修路是困难的,但可以准备材料。

   王青山说:

   “有人暗中煽动,说国库没有钱了,很快连每天的口粮都发不上,这路还要修三四年,种不了田,还得自带干粮……”

   陆知白闭着眼睛思索,微微一笑。

   事出反常必有妖,这突然的变故,背后必定有人指使。

   “妙啊,一石二鸟之计……”

   看起来是针对修路,但实际上谣言既然是“国库没钱”,那么其实针对的是国债兑付!

   但如今,修路也受到了影响。

   修路工程是他一手推动的,从应天到西安的水泥路,不仅是南北交通的纽带,更可以极大的促进大明经济发展。

   然而,工程浩大,耗资惊人,如今又遭遇劳工抵制,若不能及时解决,只怕前功尽弃……

   陆知白随后就凝神思索,该如何应对。老朱很快就会过问此事的。

   朱元璋得知消息也很快。

   第二天下午,就叫了一批人召开经济工作会议。

   武英殿内,地龙暖热,却驱不散殿内凝重的气氛。

   朱元璋端坐于龙椅之上,目光如炬,扫视着殿内的群臣。

   户部工部的尚书、侍郎、郎中、主事,以及都察院度支监的官员们,分列两侧,个个神色肃然。

   朱元璋缓缓开口,声音低沉却透着威严:

   “咱近日盘查国库,照眼下的情况,国债兑付还是有点压力。

   谁知道岔子出在别处,修路的工程,民夫逃工,谣言四起,说什么国库没钱,连口粮都快发不上了!”

   在场的有些人,还是刚听说这个事,神色顿时更加凝重了。

   有些人暗暗的看了陆知白一眼。

   朱元璋的手指在桌面上敲得哒哒响,说:

   “国库有些吃紧。当务之急是削减开支,暂停一些没那么紧急的工程,来缓解压力……”

   他的神情倒没有异样,因为这种缓工的事情,实在是司空见惯寻常事。

   这三年间,修路的规模,已经缩减了一次。

   “工部,回去了好好查查,有什么项目能停或缓的。这都是为了筹备国债兑付。

   咱实在不愿为此事加印太多宝钞,导致宝钞贬值!这样的事,有一就有二,岂不是会滋生更多问题?”

   工部尚书薛祥,拱手应是。

   有些老臣垂眼盯着自己的鞋尖,心中却在想,到底是为了国债还是想要筹备军费?不会又想备战吧……

   朱元璋接着说:“还有修路这事,一看这三年的总支出,着实令人吓了一跳!”

   他眉头微微皱起,明显有些不满。

   众人都在察言观色,飞快的揣摩圣意。

   户部尚书滕德懋看了陆知白一眼,道:

   “陛下,臣以为,既然国库吃紧,修路工程耗资巨大,不如暂缓,待财政宽裕再行续建。

目录
设置
手机
书架
书页
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