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男生 历史军事 无敌是多么寂寞

第四百四十五章 唯一的选择

无敌是多么寂寞 九命沧凌 5187 2025-03-29 17:04

   群臣聚集于大殿之中。

   杨广面色冰冷,他微微咬牙,沉声道:

   “现如今反贼四起,岭南单进,洛阳杨素,以及河北的高谈圣等人,这些乱臣贼子为祸天下,肆无忌惮,诸位爱卿可有破贼良策?”

   杨广之所以下令召集群臣,自然不只是因为杨林的这道急报,因为因为杨林受阻,令杨广感受到莫大的压力。

   要知道,杨广在此之前就已经得到消息,他知道单进在江南高歌猛进,所向披靡,打得各城守将毫无还手之力。

   在这种情况下,杨林能够一举剿灭河北反贼,最起码杨广不必腹背受敌,可以全力应对单进。

   可现在,杨林却告诉他,大军在河北受阻。反贼之中出现一员大将,令朝廷一方陷入被动。

   这个时候,杨广怎么可能不担心?

   要是河北反贼做大,局势不可控制,杨广便要陷入腹背受敌的境地,到时候他要怎么做,才能维持天下安稳?

   正因如此,杨广才会第一时间召见群臣议事。

   哪怕明知希望渺茫,杨广也想尝试一番,看有没有人能够给出破敌之法。

   当群臣听得杨广之言,顿时面露愕然之色。

   其实在此之前,他们的想法和杨广差不多,他们很清楚,单进已经成势,他在江南之地,根本无人可挡。

   朝廷再怎么严防死守,也无济于事,那些城池在单进面前根,本不堪一击。

   只有杨林镇压河北反贼,朝廷才能将单进的势力控制在长江以南,不至于继续恶化,到无法挽回的程度。

   那时候,杨广便可调集各方兵马,全力应对单进。

   虽然反贼来势汹汹,但如今大隋国力非同小可,当真倾尽全力的话,还是有机会平息叛乱的。

   但现在,问题出现了。

   原本杨林在河北之地取得的优势,如今尽数化为乌有,反倒是让反贼化被动为主动,向着杨林发动反攻。

   那此刻,他们是该抽调兵马去支援杨林,还是尽快调兵,前往江南应对单进能,这个问题,着实令人头疼。

   群臣面面相觑,显得有些犹豫。

   杨广目光扫过,其中闪过冷意,同时还有几分不耐烦。

   就在此刻,忽然有一位大臣站了出来,向杨广拱手道:

   “启禀陛下,微臣以为,如今应该采取先易后难的顺序,反贼单进在南方势不可挡,哪怕朝廷派遣大军镇压,也难以成功。

   所以,现在派遣大军,前往南方并非妥当之举。倒不如先调遣精兵悍将,将河北反贼剿灭,到时候朝廷就没有后顾之忧。

   如此一来,朝廷可集结全力,前往镇压单进,重新夺回江南之地。”

   这名大臣并没有含糊其辞,他直截了当的表明了自己的态度,并且提出了一番见解。

   以如今的情况,就算杨广派遣大军前往江南,同样不是单进的对手。

   单独一路兵马,根本没有取胜的可能,反而容易送人头。

   所以,与其死磕单进,倒不如先想办法解决河北反贼,没有了后顾之忧,才能全力应对单进,这无疑是一个稳妥的选择。

   当杨广听得此言,不由得点了点头。

   但是,杨广还有自己的考虑,他郑重其事的说道:

   “现如今,反贼已经杀入江东,朝廷各路兵马,完全没有反抗之力。

   如果朝廷不能尽快派兵支援,恐怕用不了多久,江东就要落入反贼手中。到时候想要将之夺回来,可就没这么简单了。”

   显然,杨广并没有直接相信大臣的分析,哪怕大臣所言有理,但这个选择,同样要付出巨大的代价,令人难以接受。

   面对杨广的反问,方才那名大臣哑口无言,他确实不知该如何回答。

   他的想法说起来简单,但真要实施下去,还是让人难以接受。

   因为,此刻要调兵征战河北,那就必然放弃江东。

   如今朝廷群臣,皆是心有余悸,没有谁有绝对的把握,能够在单进拿下江东之后,重新将之夺回来。

   在很多悲观的大臣心中,最大的可能,就是这天下,将要重新变成昔日南北对立的局势了。

   原本如日中天,强盛无比的大隋,却要四分五裂,这样的结局,实在令人难以接受。

   可是,不管他们想法如何,对于局势都于事无补,改变不了任何东西。

   他们也只能竭尽所能,提出自己的想法,助杨广一臂之力。

   当然了,每个人的想法各不相同,能不能得到杨广认可,也尚未可知。

   这时候,忽然有大臣说道:

   “启禀陛下,微臣觉得,陛下可以按照之前的计划,派遣大将前往江都坐镇,稳住局势,拖延时间。

   再另外调遣一路大军,前往河北支援,剿灭反贼!”

   听得这名大臣之言,杨广忽然觉得有些好笑,他冷声说道:

   “那你觉得,朕该调遣哪路大军前往河北?你有什么人选?”

   其实,这正是如今杨广最头疼的事情。

   明明大隋国力强盛,兵强马壮,人才济济,但他却总觉得自己无人可用。

   宇文成都乃是杨广麾下最强战将,但上次,甚至没有碰到单进,便是大败而归。

   只不过,杨广倒也不至于因为这次失败,而对宇文成都心生怀疑。

   就算宇文成都比不上单进,但这天下,也没有几人能够与宇文成都相提并论。

   所以,在他原定计划中,他会重新起用宇文成都和贺若弼,让他们前往江都坐镇,这次不需要击溃敌军,只要拖延时间即可。

   杨广不想让单进轻而易举拿下江东。

   如果说,调走了宇文成都和贺若弼,杨广身边,确实没有人可以去支援河北了。

   然而,面对杨广的反问,方才这名大臣并未停下,他直截了当的答道:

   “启禀陛下,微臣觉得,可以从洛阳抽调兵马!”

   “洛阳?”

   听得此言,杨广皱起眉头,面露思索之色。

   这名大臣继续说道:

   “没错,就是洛阳,虽然如今反贼杨素还盘踞在洛阳城内,但被困这么久,杨素早已到了弹尽粮绝的程度。

   这个时候,陛下从洛阳抽调一路兵马,前往支援河北,并不会有什么问题。”

   听得这名大臣的建议,杨广显得有些迟疑。

   不得不说,他其实心动了。

   如果说,能够从洛阳调遣一路大军,前往河北支援,或许能够改变河北局势,重新打破僵局,让朝廷一方占据上风。

   可是,杨广同样有些担心。

   要是他调走围困洛阳的大军,那杨素会不会趁此机会发动反扑,杀出重围。

   到时候,局势将会对朝廷更加不利。

   要知道,现在的杨广,已经无法像先前那般,调集各路大军围剿杨素,一旦让杨素突出重围,整个中原都将乱作一团。

   这是杨广不愿看到的局面。

   但世上没有两全之事,杨广很清楚,这个时候,他必须权衡利弊,做出明智的选择。

   这些大臣再怎么忠心耿耿,他们也只是臣子而已。他们可以提出自己的建议,但该如何决断,还是要看杨广自己。

   短暂思索之后,杨广的目光忽然变得坚定。

   因为他意识到,现在他不能优柔寡断,若是不能尽快镇压反贼,局势只会越来越混乱,变得更加艰难。

   要知道,当今天下起兵作乱的,可不只是这三方人马。

   同样还有各路反贼混杂其中,只不过这些乱军,还无法动摇大隋的根基,他们被各地官府轻易镇压。

   总体来说,还在可控范围内。

   但是随着时间推移,越来越多的人参与其中,总有一日,局势不可控制,整个大隋都将陷入动乱之中。

   那时候,杨广又该如何掌控全局?

   正如方才这些大臣所说,想要打破僵局。那就只有一个办法,也就是全力以赴,先将河北的反贼镇压。

   也只有这样,才能让杨广有喘息的机会,不至于腹背受敌,陷入前所未有的绝境。

   虽然说调走围困洛阳的大军,可能会给杨素可乘之机。但相较于河北之地完全失控,这个机会值得一试。

   再怎么说,如今朝廷派遣驻扎在洛阳之外的有三路大军,就算杨广当真调走其中一路,也不至于毫无反抗之力。

   有两路大军在此,应当足以挡住杨素,哪怕无法取得绝对的优势,也能将之拖住,为朝廷调兵遣将争取时间。

   只要援军赶到,能够配合杨林尽快平定河北叛乱,区区杨素也就不值一提了。

   毕竟现在的杨素,困守于洛阳城内,他的兵器粮草皆是不足,无法与朝廷的精锐之师相提并论。

   随着杨广目光闪动,他已经是下定决心,就这样,杨广朗声道:

   “诸位爱卿所言不无道理,现如今也只能调动洛阳的大军了。

   现如今,镇守在洛阳城外的,有我朝廷三路兵马,分别是潼关总兵魏文通,以及虎牢关总兵尚师徒,和虹霓关总兵新文礼。

   朕决定,调遣虎牢关总兵尚师徒,前往河北之地平乱。先剿灭了河北反贼,再来拿下反贼杨素,诸位爱卿意下如何?”

   杨广表明态度,询问众人的意见,群臣不敢怠慢,连忙拱手道:

   “陛下英明,臣等并无异议!”

   包括宇文化及也在其中,他虽然也有些担心,但这确实是最稳妥的办法了。

   否则,要想不调动洛阳城外大军,只能让宇文成都等人,前往河北平乱了。

   可这样一来,江南就相当于拱手让给单进。

   见众人如此,杨广满意的点了点头,但很快,他忽然想起一事,说道:

   “对了,在靠山王传回来的急报中,还提及一事,反贼之中的战将,名为伍天锡,此人乃是伍建章的堂侄。

   当初朕看来伍建章乃是大隋老臣,亦是立下赫赫战功,才网开一面,没有对他斩尽杀绝。

   现如今,这伍天锡竟敢随反贼造反,这是诛九族的大罪,朕打算将伍建章父子捉拿回京,以儆效尤。”

   此言一出,众人皆是一惊,有人不太确定的说道:

   “陛下说的伍天锡,应该早就被忠孝王……伍建章逐出伍家了吧,此番伍天锡造反,未必和伍建章有关。”

   虽然杨广不怀好意,但伍建章在朝堂上这么多年,总归是有些熟人的,当他们听得杨广之言,便是小心分辨着。

   然而,杨广目露寒光,沉声道:

   “怎么,你觉得朕说的有问题吗?”

   这大臣不敢直视杨广目光,战战兢兢道:

   “微臣不敢!”

   杨广冷哼一声,并没有理会,他继续道:

   “此事朕意已定,你们也不必废话了,宇文化及,你去安排,派人将伍建章父子带回来。”

   其实,方才大臣所言,杨广怎么会不明白呢?

   他之所以这样做,就是有意为之。哪怕这件事和伍建章没有关系,他也要扯上关系,这就是杨广的目标。

   虽然已经过去很长时间了,但杨广始终没有忘记,伍建章在大殿中怒骂他的场景。

   只不过,当初碍于杨林的请求,以及群臣劝谏,杨广不得不退让一步。

   可现在,伍天锡出现在义军之中,无疑是给了杨广一个借口。他可以借此除去伍建章父子,这就是杨广的目的。

   只有杀了伍建章,杨广才能出一口恶气。

   先前没有机会也就罢了,既然现在,有了一个合适的理由,他当然不会错过。

   这是杨广的命令,宇文化及当然不敢怠慢,他连忙拱手答应下来:

   “微臣领命!”

   做完这一切,杨广稍微安心了些。

   他已经派出宇文成都和贺若弼,能不能拖住单进的攻势,就看他们了。

   当然了,真正关系到杨广处境的,还是要看河北战局。只有尽快平定河北叛乱,杨广才能心无旁骛,全力应对单进。

   否则的话,他必然瞻前顾后,捉襟见肘,处境无比艰难。

   一道道圣旨,向着各地传去,杨广多少有些焦头烂额的感觉。

   但现在,他已经没有退路了。

   杨广心知肚明,他作为大隋之主,和这些反贼只有一个结果,那就是你死我亡。

   要么他彻底剿灭反贼,要么就是大隋彻底覆灭,而他也丧命于反贼手中。

   杨广当然不愿落得这般结局。

目录
设置
手机
书架
书页
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