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男生 历史军事 无敌是多么寂寞

第八十六章 下令北伐,调兵遣将

无敌是多么寂寞 九命沧凌 2623 2025-03-29 17:04

   朝堂之上,群臣皆至。

   杨坚安坐龙椅上,尽显一国之君的气势,他平静望向群臣,忽然开口道:

   “诸位爱卿,突厥屡犯我大隋边境,掳我百姓,杀我士卒。朕为天子,不得不为天下生民,大隋基业考虑。

   外族肆虐,侵扰不止,若是放任不理,天下人又将如何看朕,如何看待朝廷……是以朕意已决,起三路大军,北伐突厥。

   两国相争,以牙还牙,以血换血,突厥胆敢犯我大隋,必须让其付出代价。”

   经过这一个多月的准备,各方事宜皆已就绪。也就是此刻,杨坚决定不再隐藏,他要将北伐之事公之于众。

   在场群臣闻之,不少人面露惊色,倒是为首的几名大臣,显得镇定自若,显然他们早就知道了消息。

   虽然杨坚宽厚,但他登基多年,恩威深厚,众人能够听出杨坚言语坚定,并非信口开河,也不敢出言劝阻。

   同时,在当朝大多数大臣心中,都支持杨坚的决定。大隋休养生息多年,却不代表他们惧战、畏战。

   突厥来犯,难道要他们忍气吞声,熟视无睹吗?

   而今大隋昌盛,正要趁此机会,北伐突厥,让那些外族知道厉害。

   昔日大隋不轻易动兵,并非怕了这些外族,不过怜惜民力,不愿大动干戈。如今时机已到,便没必要藏着掖着了。

   简单看了看群臣的反应,杨坚继续说道:

   “此番用兵,朕已经和靠山王等人议定了,分别从灵武、马邑、北平三地出兵。

   朕会从京营调动十万大军,边地再调十万大军,由靠山王杨林,越王杨素统领,为灵武、马邑二路大军。

   再令罗艺起北平府十万军,共计大军三十万人,三面包夹突厥。

   出战之后,军前一切要务,二卿自行决断,朕在大兴等你们的好消息。”

   这个计划,并非草率提出,而是准备了一个月,方才提出。

   说完之后,杨坚颔首问道:

   “对于此战,诸位爱卿有何异议,不妨直言?”

   群臣不是傻子,他们能有什么意见,前面那些重臣,明显早就知道此事,这时候他们跳出来,岂不是自讨没趣?

   一时间,群臣纷纷拱手道:

   “陛下圣明,臣等并无异议!”

   杨坚显然早有预料,他摆了摆手,淡淡点头道:

   “那此事就这样定了,接下来抽调兵马,调集粮草辎重之事,各部务必全力配合,不得有误。

   若有人敢延迟怠慢,贻误军机,朕当以极刑论处!”

   群臣纷纷答应。

   随着一道‘有事起奏,无事退朝’的声音,群臣各自退去,四散离开大殿。

   大部分人都走了,却仍有三人留下。

   那就是杨林、杨素、高颎三位重臣,杨坚颇为温和的说道:

   “虎臣,处道,此战对我大隋至关重要,关系到边境百姓接下来数年乃至数十年安稳,你们切不可掉以轻心。

   朕当坐镇大兴,这重任便交给你们了,朕在此等着你们的捷报。”

   杨林与杨素拱手称是。

   而后,杨坚又看向高颎:

   “前线作战,后勤至关重要,你乃当朝仆射,统筹重任由你负责。

   不仅是虎臣、处道两路兵马,包括罗艺的北平精锐,一样不能疏忽,既是为国征战,便要一视同仁。”

   高颎亦是领命。

   做完这些安排,杨坚才是真的放心,他看着杨林,忽然笑道:

   “虎臣,你不是看重那单进吗,那朕就将他交到你麾下。”

   杨林眼前一亮,他正想着要怎么给杨坚说这件事呢,想不到杨坚直接给了他这个惊喜,连忙拱手答道:

   “多谢陛下,臣弟定不负陛下所托。”

   ——

   北衙之中,兵马调动起来。

   将近一半大军,都要参与到此番北伐突厥之战中。

   而调遣的命令,已然传到了单进手中。内容很简单,便是单进及其麾下将士,并入靠山王部属,听从靠山王调遣。

   得知消息后,单进有点懵,他还想要在北衙再划水一段时间呢。

   想不到变化来得如此突然。

   大隋竟要对突厥用兵?

   当然,惊讶归惊讶,单进并没有太多抗拒之意。作为穿越者,他只奉行一个道理,非我族类,其心必异。

   而突厥乃是大隋宿敌,两边对峙也不是一两年的事情了。只不过,之前双方摩擦,一直控制在边境。

   可是,突厥侵扰边境,掳掠百姓,大隋却不可能跑进突厥烧杀掳掠。想要解决这个问题,就只有重兵出击。

   将突厥打痛,打到刻骨铭心,才能让他们记住教训,不敢再犯大隋。

   所以站在个人角度来看,单进非常支持杨坚的选择。如今大隋兵强马壮,粮草充沛,根本不惧区区突厥。

   而他身为大隋臣民,对付外族,自然是当仁不让。

   唯一的问题是,他竟然在杨林麾下,回想之前三次拒绝杨林,这多冒昧啊!

   但事已至此,有些事不是单进能改变的。既然已经被卷入其中,那就做好自己分内之事吧!

   至于营中将士,在得知此事后,同样是振奋不已。

   这里主要有两个原因,其一是靠山王威震天下,他们成为靠山王部属,便可跟着靠山王一起建功立业了。

   至于第二点,他们身为京营将士,并非混吃等死之辈。若能随军出战,便意味着,他们有了升官发财的机会。

   与其在此庸庸碌碌,不如到战场上搏个未来。

   这种情绪,不只是单进一处营寨,而是整个北衙之中,都弥漫着这种情绪。

   他们好战,敢战,绝非贪生怕死之辈。

   杨坚十多年的休养生息,积蓄了大量的力量,铸造了盛世的根基。

   现在的京营,仍旧保持大隋刚开国时的血性。正因为有这股底蕴的存在,大隋才能在杨广的挥霍下,坚持十多年。

   单进一路走过,心中不免有些感慨。杨坚能够统一南北,让分崩离析的华夏重归盛世,也称得上一代帝王。

   可谁又能想到,这个王朝倾覆如此之快。

   这个念头,在单进脑海中一闪即逝,神色便恢复如常,这件事不是他能改变的。

目录
设置
手机
书架
书页
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