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天天气有点炎热,老潘坐在树底下的地板上,旁边的袋子里有装了几个废弃的矿泉水瓶,易拉罐瓶。
手无意识的摘下头上的草帽作为扇子为自己扇来凉快的气息。
不能摘下帽子的时间过长,担心会遇到熟人。也得为儿子着想,若是被熟人瞧见,风声吹到儿子的耳朵里,吹到村子里众多人的口中,必然会产生一阵不和谐的声音。
‘你看那个老潘,在外地做生意那么多年,会来不一样是农民,还落个捡垃圾的下场’
‘照我说,本本分分就行,没那命也甭瞎折腾’
‘城里是漂亮,但还是睡自己盖的房子舒服。’
有两种嫉妒心,一种是稍微强于他人,便遭来不服气,不认可。第二种是远远超于别人很多,而自我又无法达到,产生了嫉妒,羡慕。
本书~.首发:塔读*小@说-APP&——免<费无广告无弹窗,还能*@跟书友们一<起互动^。
老潘显然属于第一种,每次当同村的人谈起他在城里的儿子,不免带着些许的嫉妒,讥讽。
‘孩子的房子是贷款买来,还要还好长时间的贷款’这是老潘多次和邻居的解释。为的也是不想抬高自己,不过也确确实实孩子的房子是贷款买来的。
自从老潘带上老伴在外面做起了早餐小本生意。在几十年的劳作下生活一点点的改变。以前从外地做生意回家,他从来不会像别人一样吹捧自己。
尽管在生活上相对来说较好了些。关于积蓄上他们夫妇俩也从未向儿子坦白。
孩子将来有自己的生活,有新的家庭。在孩子结婚,买房上作为父母的老潘出了一点力。老潘没有把全部的积蓄用在儿子建立新家上,而是为自己留了一条后路。
要是哪天孩子忙,要是哪天自己老了,不能挣钱了,他得为自己留一条后路。还有三万多的积蓄。可以说是他最后的本钱。为将来的后事着想。
逢年过节,在外头的孩子也会给家里的老潘送点生活费。除此之外,老潘还养了一些鸡,种了些蔬菜,每隔一段时间会拿到集市上去卖。也算生活上的劳动力收入。虽然不多,但心里踏实。
偶尔去捡几个瓶子,挣不了多少钱,好歹让自己有事情做。趁着还能走动的时光里,多走走,多看看周围的变化。
在城市里的那些年老潘也会看到一些老太太,老爷爷手里拿着塑料袋子,从一个个垃圾桶捡起小瓶子,废弃的纸箱。
那时候老潘从来不明白为什么那些人,享受了城里优越的条件,为什么还要辛辛苦苦的跑出来捡废品。原来那些人也不甘寂寞,也想让自己有点生活的价值,而不仅仅只是想到一日三餐。
站点:塔^读小说,欢迎下载-^
歇息一段时间老潘又要在这他离开多年的故乡中去一点点找回记忆。每次在外面捡垃圾,老潘会在菜市场里买点猪肉回来当晚餐,一个人食量不大,买几块钱的肉足够了。
天黑了,把鸡赶进鸡圈里,把家里打扫一遍,然后开始做饭,晚饭做好后,在院子葡萄藤架上一边吃,一边吹着凉风。
这些场景从表面上看起来似乎有点惬意。然而一个人呆久了这份惬意早就偷偷的转换成了另外一种形式那就是孤独。
尽管想念有老伴在的日子,尽管想念在城里的儿子,老潘始终保持沉默。毕竟和孩子隔着一定上的距离,孩子也不可能天天往家中来回奔波。
人总要面对死亡这个话题,也只是时间早晚的事情,想抗拒却又无法抗拒。在老林去世后,老潘才彻彻底底的明白,那个陪伴在自己身边多年,早已习以为常,一瞬间从生命中抽掉。那种缺失感是多么的感受。也是在老林去世后老潘整个人变得沉默了许多。
吃完晚饭后,接着在小板凳上坐一会,或是听听收音机。大概九点便早早的入睡,睡得早也醒得早。天还没亮,睡意已没有。于是从床上起来,到小院子里走走。有时候遇到下雨天,便在屋内坐在小板凳上静静的看着屋外的雨水。
就是这样,一件极其细小的事情,似乎都变得那么有看头。或许这就是经历过岁月的沉淀吧。
过了一段时间后,家里的葡萄成熟了,老潘骑着自行车,车后载着大一个纸箱,里面有葡萄,还有一些蔬菜,还有一些米,给儿子邮寄过去。老潘回到家后继续打理他的蔬菜,明天还要骑着骑行车到外头将十几把青菜卖掉。
","ur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