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女生 幻想言情 如梦之梦似幻非影六界轶事

第九章

  

离开那家古董店,心情复杂,左右松松脖子,咔咔几声听那老先生讲了半天,入了神,不知不觉都没动一下脖子都硬了,去别的地方看看去,走着走着便施法离开了小人国。

  

眨眼之间来到立目国附近。若独身前去,总觉有些不妥,拔下簪子,念心法咒,簪子随即变幻成一个十二三岁的小孩。我俯下身摸摸他的小脑袋,温柔的说道:“以后我就是你的师傅了,你就叫阿赞,你我师徒一起游历可好。阿赞眨着大眼睛点点头。这次为师要带你去立目国长长见识,万物皆同道,万物皆行道,万物皆为道,此国崇尚道法,我们师徒便以道士自居,也可便宜行事,嗯(说到这我还冲他俏皮地挑了下眉毛)!”是,师傅”阿赞乖巧的答应了一声。说罢,念咒,变幻了两人的衣着行头,走吧,我的好徒儿我示意阿赞,说着我们师徒二人便前往立目国。

  

塔读@

  

来到立目国都康平城中,坐在茶楼正听说书说的正热闹呢,忽然间,听闻隔壁几人在哪里议论说是立目国要变天了,白丁甲对着同桌白丁乙白丁丙如是说道:“这你们都还不知道呢,唉呀呀!这时白丁甲狠拍了一下大腿,当今的皇帝齐哀帝(哀帝是后世史书的评价)要禅位于左司马言溯言大司马呢”。白丁乙“是吗……”这几人你一句我一言的在哪说个不停!比那茶楼里唱戏说书的还热闹。

  

“这几人说的确实不错嘛,确实变天了,天空顿时电闪雷明,轰隆隆作响,估计待会儿就要下雨了。”我对我那宝贝徒儿阿赞说道,这时阿赞才跑腿回来,气喘吁吁的,嘴巴不停的吸气呼气,额头上湿答答的,水珠顺着凌乱的头发丝滴了下来,说不清那是雨水还是汗水,亦或者两者都有。我将手里抓着的瓜果点心顺手倾斜,顷刻间都扔在桌子上面,稍稍收敛了一下笑容(画外音,啧啧啧,还知道保持在徒儿面前保持威严),问道,打听的怎么样了,师傅我已经向都城里的人问过也向茶楼的小二打探过了,确实听说当今的国王,晚上遇神明托梦命其禅位于一贤明之人,遂诏见群臣商议。群臣竟然一致同意禅位之事,并纷纷稽首言说请陛下禅位于左司马(路人甲吐槽咋觉得有股商量好的那意思呢,啧啧啧),后来这事就给定了下来。这几天就要举行禅位大典了,国号也改成端,年号也变成端元元年了。正说着,台下那一二面容皎好的伶人迈着小碎步正唱的欢,台下迎来一阵阵欢呼叫好,掌声叫好声不绝于耳,在二楼也听的真切切,害的我都听不到阿赞说的什么了,只好命阿赞先坐下再说。楼下真真乱哄哄,正正和那台上巧笑倩兮,眉目间似有万种风情伶人唱的一般,“乱哄哄你方唱罢我登场,反认他乡是故乡;甚荒唐,到头来都是为他人作嫁衣裳。”

  

连打了几个哈气,伸个懒腰准备起身眼睛酸疼的很去房里睡会,我挥挥手示意阿赞,阿赞便化作一缕轻烟钻入袖中,是屋里的点的熏香太过醉人了吗?我,不知不觉,竟然倒在地上睡着了,我好像做了一个梦,梦里有漫天风沙,有貌美如花的新娘,有巍峨的宫殿,风如狂浪般卷起黄沙盖住了天日,霎时间天地间一片黄白,突然间我看见到了一对新人刚刚举行了婚礼之时,新郎便被召唤到了远方的战场上,这时我像是听到了一个女人的呢呐,呼喊,哦,我的爱人现在的你到底身在何方,可曾在睡梦听到我的呼唤,为什么,为什么一去不复返,不要忘记我们彼此的约定。梦里的我是如上帝般旁观者的视角。梦镜到这里我就醒了,我不知道我为什么会梦到这些对我来说奇怪而又陌生的场景它们就像是一面铜镜埋在土里黄沙里经历经了上千年的岁月,起风了,风吹散了铜镜上掩盖的黄沙,可当我走近镜子时,想弯身捡起,想仔细看看这铜镜究竟是什么模样的时候,顷刻间,铜镜就化为了碎片,我把碎片握在手中等我把手松开时碎片又化为了一捧黄沙悄无声息地从指缝间流走,奔向了大地。

  

人们都说日有所思夜有所梦,可如今却是乾坤颠倒,在我做了这个让我摸不着头脑的梦后,机缘巧合下,我竟然真得到了一面铜镜。

  

新帝即位,为安天下人心,便暂时解除了宵禁,这几日又恰逢百花盛开,举行了接连三日的花灯会,场面盛大,趁着热闹我带着阿赞逛花灯会时,在灯火阑珊处碰到了一位头发花白的老婆婆在卖一些女子饰品之类的小玩意儿,簪花、胭脂、水粉、珠钗什么的,正在我饶有兴致地拿起来看看摸摸时,我注意到了摆放在角落里的铜镜,正当我准备拿起问问价钱时,这时阿赞装作不经意之间捅了捅我胳膊,无奈压低声音话从牙齿缝里蹦出来:“师傅,你压根就不需要这镜子吧!您平常不都是捻手念咒,召来东海之水,化水为镜,水镜可比这老铜镜看的真切,再说您平时那么扣……。”“嗯!”我赶紧用眼神呵退他再说下去(真丢脸,真丢脸,深呼吸,深呼吸,敢揭为师的短,臭小子,握紧拳头,哼,算了回去再说,打也是回去再打。谁说为师买不起了,也太看不起为师了。为师是那么小气的吗!)。随即抬头满脸堆笑地问老婆婆铜镜价钱几何!可婆婆竟然把这面铜镜赠予我了,说是这面镜子是前朝宫中之物流落至此只为在等一位有缘人,今天终于等到了。

  

我确实想要这面镜子,也不知为何,也许是天意指引,顾不上身旁阿赞的叨叨念念我决意定要把铜镜带回去。我低着头一直端详这面铜镜,等我回头来想谢谢老婆婆时,心想无论如何也要付些银钱给婆婆才是,可当我抬头看向老婆婆时,这时老婆婆连同摆在地上的小摊子也一起消失不见了(这时的我有些怔住了,但也没有多想什么就走了,毕竟我遇到的稀奇古怪事儿可多了去了)。

  

回到住处,我手拿着铜镜仔细端详着铜镜,这时清冷柔和的月光从窗户照了进来正好照在镜子上忽然间铜镜似乎被唤醒了从镜子射出无数道白光我和阿赞都被白光吸进了铜镜中。

  

醒醒,快醒醒啊,在我嗓子都快喊哑了以及胳膊摇晃阿赞快废了的情况下,阿赞终于被我叫醒了(内心戏此时的我情绪激动,谢天谢地终于醒了)阿赞缓缓睁开眼睛,问我们现在在哪里?这铜镜在月圆之夜受了月光产生了结界我们被铜镜吸进了镜中的世界了,得想办法出去,这时我从袖中取出三支檀香来,手指一点,香被点燃了,我把香递给阿赞,刚要嘱咐他,“师傅,这铜镜不过一介凡物非仙家法器怎会如此,(阿赞低头撇着嘴小声嘟囔着,师傅都告诉你不能贪小便宜,不能要来路不明的东西了,真是!)师:“(有些生气的厉声训斥说)少多嘴,这铜镜我拿到的时候就知道有些不寻常,与其说是我得到铜镜,不如说是铜镜找到了我,这铜镜之所以这么的厉害能将你我师徒困在此处,是这铜镜之前的主人死在铜镜面前,一滴鲜血溅到铜镜,人的一丝执念便留在铜镜之上,万物皆有灵,镜冥冥之中找到你我,是希望能够化解这份执念。”阿赞这时又问我:“(阿赞一幅恍然大悟的样子,手足无措的样子,眼睛不敢看我委屈地滴流着眼珠子)哦,徒儿明白了,徒儿受教,那师傅现在该如何是好?嗯!(阿赞低头看了一眼我递给他的檀香)还有师傅你干嘛递给徒儿檀香呢”我敲了阿赞的小笨脑袋对他说道:“小呆子跟了为师这么久了,怎的为师的灵气没学到半分,到是越来越呆了,你到底像谁啊!你问的问题的答案就在你的问题里。”我看着阿赞哭笑不得无奈的摇摇头,用手指了指他手里正在燃着的檀香。阿赞:“檀香,这就是关键所在?”师:“嗯,我们要在檀香燃尽之前找到生门,不然就要困死在这了如果铜镜碎了我们也会死在这的。阿赞,你的任务就是不要让檀香灭掉,知道吗?(我俯身叮嘱于他)为师且去打探一番,看能否找到生门,带你离开这幻境。”阿赞:“(阿赞乖巧的应到)是,师傅,阿赞看了看手里捧着的香,若有所思,(阿赞赶忙叫住我)师傅,你看这檀香烟都朝同一个方向飘呢,在东南方向。”师:“(我看了看阿赞手里的香发现确实如他所说)嗯!的确如此,有古怪,为师去看看,你在此地,切勿乱动,知道吗!”

  

东南方向有白光闪烁,我走了过去,只听见阿赞惊恐大喊一声,我便什么也听不到了。

  

阿赞视角,那地方看着有些不安稳,总感觉像是刻意引导我们过去,那光源像个漩涡一般看久了竟然有股眩晕感,如临深渊。阿赞心中暗叫,不好。随即出声大喊,师傅,快回来。可此时师傅已经消失在白光中了。

  

塔读^小说APP@更多优质免费小说,无广告在@线免<费阅<读!>^>

  

我在白光中不知走了多久,终于体力不支晕倒了,等我醒来时我在一座红墙绿瓦的宫殿中醒来。嗒嗒嗒,远远的,有脚步声有人过来了,步履一步步逼近,我感觉浑身无力倒在地上连起来的力气都没有,只能无奈又忐忑的等待有人过来,人影由远及近,由模糊变清晰,由黑影渐渐变白影。是个约十四五岁的女孩子,她向我走过来,可她好像没看见我一样,她,她竟然穿过了我的身体,我,(满脸疑惑不解心中还有一丝震惊)这怎么会,是海市蜃楼吗?我眼前的一切都是幻像吗?

  

正当我不知所措无可奈何一筹莫展之时,不知哪来的声音,要我跟随那个小女孩。自然而然就可以找到答案了,时机到了的时候就会放我师徒二人离去。我:“是镜灵吗,你在哪儿,快放我们走。”可不管多大声的呼喊都是徒劳无功,我得不到半点回应,颇感泄气的我只好叹口气,姑且先看看那个小女孩在干什么吧,这里时光流逝可真快我自觉不过半柱香的时间,己近乎是别人的一生了,在这半柱香的时间里,通过我看到听到的,拼凑出了一段悲伤的往事。

  

我晕倒醒来看到的第一眼看到的那个女孩子叫圆英,她和她的母亲住在清元宫,圆英的母亲是齐武宗的妃子甄氏,圆英公主的母亲甄丽君貌美又有诗画双全,少时就声名在外,甄丽君的父亲是大将军,为齐国抵御外敌,征战沙场,立功无数,有功于社稷,为此甄氏顺利成章被诏入宫中,先被封为甄姬,后又进为丽妃,荣宠一时,风光无两,可天有不测风云,丽妃的父亲常年征战沙场,旧病复发病到了,不久就病逝了。从此甄氏一族一蹶不振,日渐衰颓,还好丽妃在皇帝跟前多少得宠些,加之丽妃身怀有孕,甄氏一族还有些倚仗,可公主的母亲生出来的是她,是个女孩,不是皇子,皇帝知道生的是个公主后,当场便冷了脸,加之不断的有新的美人环绕在侧,渐渐的便冷落了丽妃,清元宫便成了冷宫般的所在。除了来打扫送膳宫人外,这座清冷的宫殿就只剩圆英公主和她苦命的母亲相依为命。

  

缘分是个不可琢磨的东西,恰好在某一天与你想见,那一刻如同久别重逢,春光正好,一天公主的母亲突然病倒了,久不见好,一直缠绵于病榻上,公主事母至孝,便上书恳请出宫去光明寺为母祈福,皇帝恩准了公主的请求,公主这时已经十六岁了,正是情窦初开,如花似玉的年纪,公主这是有生以来第一次离开熟悉的皇宫,她坐在马车上紧张而又忐忑的掀开珠帘的一小角,兴奋的看着外面的景色,近乎贪婪的吮吸着掺杂着青草的气息,可这一刻她想到还在生病的母亲为自己刚才的欢乐和欣悦感到愧疚和懊悔,可她被关的太久了,皇宫于她而言同一座金子打造的笼子,一个外表看起来富丽堂皇的囚牢,实际上只有无尽的黑暗。所以她才这么的激动的有些难以控制。

  

不一会,马车就到了光明寺前,公主忧心忡忡,顾不上礼节就挑起帘子轻轻的掀起裙角,急促地朝寺里走去,来到佛像前,公主虔诚的双手和一,缓缓跪下,公主平静坚韧的双眼中映照着佛悲悯众生的面容,光明寺得知公主前来上香祈福,皆候在一旁,公主目不转睛的望着佛像开口问道:“方丈,我该向佛供奉些什么贡品来表达我的诚心呢?”阿弥陀佛,公主,其实,供奉的贡品贵重与否,稀有还是常见,并不要紧,重要的是心,只要公主的一片孝心就足够了,其他不过是可有可无的辅助之罢了。”方丈应道。公主虔诚地注视着佛像,听到方丈的话,闭上双眼,道:“我明白了,多谢方丈。”而后,公主仍旧担心母亲的病体,忧虑绵绵,公主听从方丈的提议,沐浴斋戒三日,希望母亲可以快点痊愈,远离伤痛,远离苦难。

  

公主虔诚的斋戒三日,每日白昼之时便跪在佛前祈祷,黑夜到来时便在点点烛光之中抄录经文,以表诚心。

  

到了斋戒的第三日,宫里传来消息,公主的母亲的病情有所好转,公主听到消息喜出望外,准备返回宫中,于是告别了方丈及众僧侣。

  

公主坐在马车上,心情畅快,忽然,一股热烈的幽香飘进马车。公主掀开马车窗户上的帘子,映入眼帘是远处一个小山坡上,山坡上有一颗枝叶繁茂的大树,树荫下有个草棚,招牌上写着香茗二字,那股幽香就是从那飘来的,公主开口问随行的侍从那是什么地方,侍从告诉公主那是茶舍,是从遥远中原传来的,听说中原人皆饮茶。公主被这香气吸引住了,决定去看看,命往之。

  

公主来到了这间香茗茶舍,公主为不打扰平民百姓,也不想声张,便卸下金钗玉镯,褪去皇家礼服,换做平民装扮,旁人见了,也只会以为是个官宦小姐出来游玩的,公主及一众侍从来到茶舍前,命侍从在外等候,不必跟从,她去去就来。当公主见到茶舍的烹茶人,蒲慧,当公主见到那烹茶人时,总觉得似曾相识,有一种熟悉的感觉,宛如冥冥之中注定相遇一般,一瞬间都忘了自己是来“讨”碗香茶喝的,此时的蒲慧在见到公主那一眼,就怔住了。还是公主先开口了,老板你这的茶好香啊,不知能否为我斟一碗香茶呢。当然可以请先坐,稍等一会儿,马上就来。只见那烹茶人端坐在烹茶器具面前,用竹镊子夹起茶叶放进石杵中捣压锤打后倒在漏筛上筛一筛将筛好的茶倒进石碾中碾压再倒进装茶的器具中,加了一点褐色的小长方颗粒进去,从烧开的水中舀一竹筒清水倒入装好碾好茶的茶壶中轻轻摇匀,再倒入碗中,这时茶舍的老板蒲慧就端来三碗刚烹好的香茶,除了这香茶,还有一个深口的小杯子,里面有无数晶莹的小颗粒,公主捧起碗香茶抿了一小口,言道真是好茶。公主请蒲慧坐下并问那烹茶人,为什么要一次要沏三碗茶呢?还有那杯子里的是什么?蒲慧答道:“我这的规矩是饮茶三碗为宜,一碗润唇喉、二则通气韵、三碗泌心脾。至于这个(蒲慧用夹子随意捡起白色杯子里一颗)这是盐,饮茶之道是从中原传来的,据说,中原人饮茶时都会放盐。我喝茶爱放盐习惯了,所以给其他来这喝茶的人也会顺便奉上青盐,姑娘可自便。”公主好奇,便也捡了一粒盐放进茶碗里,又端起浅尝一口,心下便觉得别有一番风味。公主远眺了一下远处的小山坡上开满了蒲公英,还看到了光明寺的佛塔塔尖,这时风一吹就曼天飞舞颇有“一股未若柳絮因风起”的意思。公主此时因母亲病有好转而心情大好,便随口一问:“敢问店家,看尔仪表不凡,为何要却在此开这茶舍呢?”

  

蒲慧:“这(蒲慧淡淡一笑)我的祖母原就是中原人,中原接连爆发了瘟疫、战乱。为躲避这些而后来就来到这,后又在因缘际会下在这棵树下遇到了我祖父,于是在此定居,因我祖母的缘故,也就有了这间茶舍。”公主笑道:“这样啊,这就是所谓的“缘”吧!而后二人越聊越投机,竟忘了时间,这时侍从前来小声提醒公主时候不早了,该走了。公主起身准备回宫,蒲慧忍不住说道:“姑娘,姑娘言谈颇有见解,不知……。”公主已知了他的心,明白他想说什么,可此时着急回宫,只说有缘再会。说着就提裙快步小跑赶紧上马车回宫去了。

  

塔读@

  

公主回宫后悉心照顾母亲,侍奉药食,偶尔闲暇之余也会想起此次光明寺之行,也想到那碗香茶,可宫规深严,本以为无缘再相见,半年后,公主的母亲已经痊愈。母女二人相拥而泣欣喜异常。公主的母亲是虔诚礼佛之人,母亲觉得她这次病体痊愈定是佛祖庇护、神明保佑。决意请光明寺的大法师(方丈)来宫后举办一次法会。再拜谢大法师。没想到在举办法会上时,宛如命运的安排,二人又见面了。仿佛冥冥之中有一根线牵引着彼此相见。不不知道两人聊了什么,我只看到二人见到彼此时,眼里闪烁着光芒,傍晚,公主不知从哪处摸出一个香囊,打开一看是晒干的蒲公英、有决明子还有一些香料。公主接受了他的香囊,法会要一直举行七七四十九天,她还可以再见到她了,一天他神色有些阴鸷见到我他好像有些不同寻常的着急,不停地用眼色示意我有话对我说,母亲对佛法至坚至诚,在祈福法会上,大法师正在唱颂经文这时候是肯定不允许我随意离开祈福法会的,我好不容易找了由头跟母亲说自己要去更衣,说自己去去就来,这才得以暂时脱身,我二人相见在偏殿相见,他在原地来回踱步,我打趣到底是什么事把一向镇静从容,谈笑风生的人吓成这样,他神色不明的看了我一眼,公主,皇帝陛下,(他到这停顿了一下,似乎有千言万语在心中)要,把你嫁给宰相,公主:“宰相,他不是快要到花甲之年了吗?这?大人是我何人呐?为何要告诉我这些?(她心里又是有惊且惧,可偏又半是傲娇半是期盼能听他那句话。”蒲慧:“(他沉默一下了)我只是觉得他并非公主良配那,臣人微言轻,圣上未必肯听臣的进言,公主快想想法子对应吧!”公主:“父皇的圣意岂是随意可更改的?父皇为巩固他的权势娶了我的绝美的母亲,等到卸了我母家的兵权,对我母亲先宠而后弃,现在他又如法炮制,将我嫁于宰相加以笼络,父皇年老近来沉溺于炼长生不老药,除了道长的话恐怕谁的话也听不到进去了。”蒲慧:“公主,那不妨去见道长一试啊。”公主:“那道长未必肯帮我。”蒲慧:“公主切勿自爆自弃啊,哪怕只有一线生机也要去试一试啊!(几乎是恳求的语气),公主。”公主:“好吧我且去一试。”蒲慧:“公主,陛下经常去道长那里,若是让撞见陛下就不好了,得选个陛下不在的时候去,(思索了一番,突然想起)对了,公主殿下,三日后要陛下诏见不远千里而来的越诏国使者,到时公主可见机行事,公主殿下,我不能再久留了说完就走了。(蒲慧郑重稽首一拜行了一礼就转身返回到法会上了。)”三日后,(公主)我扮作宫婢模样去清微观,道观内云烟缭绕,墙壁上挂着八卦图,抬头看去是阴阳太极图太极图下,正放着个巨硕如鼎的炼丹炉炼丹炉四角东南西北各有东苍龙(也作青龙)西白虎南朱雀北玄武四大神兽镇守,道长身着乾坤紫金袍,头束鎏金莲花宝塔冠头发花白相间,胡须细长拂尘在手,盘腿端坐于炼丹炉下闭目养神,一副鹤发童颜的模样。恍若嫡仙。(公主)我走向前一步屋里的蜡烛瞬间被一一点亮,我方才进来时便觉这道观内高大且深,有些许畏惧,但并未漏声色,可是蜡烛被一一点亮时还是被吓了一跳,屋里被点亮时她还发现地下有宝石与夜明珠镶嵌,以琉璃屏为罩与点着的蜡烛交相辉映,星星点点,粗粗一看这些方位数,有二十个上下光芒反射到……。这些星,像是发光的种子,不知是谁把它撒去无尽黑暗苍穹的土壤中,土壤给予了它养分,它一直在生长,它不停地闪烁着光芒,它与苍穹相生相依,道长此时开口问道:“来者何人,”我略有惊诧,只得会道:“道长万安。”道长:“公主是贵客请坐,童子上茶”道长真神人也!语气似是夸奖似是调侃。道长:“公主太执着,就会陷入迷瘴不得解脱。”公主怒斥反问道长,为何要助纣为虐,劳民伤财,采什么灵芝灵参,道长岂不是违背修行本意。道长只缓缓的开口道:“皇帝陛下想要长生不老永久享受皇帝般的生活,于是皇帝需要一个为他炼长生不老药的人,贫道就变成了一个炼长生不死的道士。”公主沉默了,她知道清微道长说的是对的只是内心不肯承认。

  

那道长似乎是觉察到公主身边有异,用术法将“我”这个看不到的异乡客给轰出去了。我不知道公主与道长最后又都说了些什么,后道长确实向皇帝进言,说二人相和会影响国运且宰相娶了公主会加大宰相的势力,威胁到皇帝,这门婚事这才作罢。且道长还说公主八字异于常人需相和之人才堪匹配,那不就是,我以为公主与那烹茶人会终成眷属,结成美满姻缘,可偏偏天不遂人愿,正如同每一颗星都有运行的轨迹如同命运的齿轮不停转动,也许会相遇相交,但彼此不会停留,更不会更改轨迹。公主在道长的帮助下不用下嫁宰相,就在一切安好顺利之时,公主得知,前些日子,越诏国派来的使者提出要迎娶一位公主,不然就要借题发挥,借机挑起战争。陛下现下有七位公主,有两位公主尚在襁褓之中,圆英公主正当芳龄,青春年华。且母女皆不得宠,无疑是最佳人选。公主听到这个恶耗一下子瘫坐在地上,被抽干了气力,公主知道这次她可能躲不过了。

  

越诏国一直对国虎视眈眈意图吞并,且日渐强大。而公主的立目国内朝廷官员个个谄媚奉君,殿堂之上禽兽遍地,虎狼横行乃至朝纲败坏,君臣上上下下一片乌烟瘴气,根本不堪一击。她的父皇再昏庸无能,不理政事,他不会不知道这其中的厉害,哪怕知道即使把公主送过去越诏国还是会找机会开战。蒲慧知道这次他与公主决无可能在一起,可他不能眼睁睁看着公主被作为一件珍宝送于异国他乡以此换取短暂虚假的和平,蒲慧与朝中几位忠义的臣子明察暗访,四处奔波,终于发现求娶公主不过是个幌子,使者进入康平城都并借机提出迎娶公主只不过是试探,一是借此多留几日好在国都中刺探军情二是若国君同意嫁公主,可以获得大量牲畜財宝好壮大自己的军队。蒲慧将这些人来往的书信证据上报朝廷,奏明皇帝,这下朝野上下都知道了越诏国的野心,皇帝勃然大怒要处死越诏国来的使者。

  

不久之后,越诏国果然气势汹汹来犯,皇帝决定应战,可朝廷早已腐朽到了极点,凭谁都知道,上了战场,十死九生。他们不愿也不敢上战场,蒲慧站出来了主动请缨要去击退入侵者,临走之前,二人又见了一面,二人看着彼此相顾无言,良久,公主开口,等你回来,我们还像第一次见面那样,为我烹一次香茶好吗。自古战死沙场马革裹尸的数不胜数。他们彼此都知道这一别也许就是最后一面。但他们彼此约定要在那颗大树下的茶舍再见。而后白光重现我被传送到了三年后,我看见公主对着铜镜梳妆打扮,唉,这不就是把我带到这里的那个镜子吗,只是看着还没那么陈旧,公主如同失了魂的木偶,毫无表情。她拔剑自刎了,鲜血溅到铜镜上,后来我才知道公主已经得知她的爱人的死迅以前二人是朱门竹门的相隔,现在是生与死。因为这份不能相见未能相守的遗憾,使公主灵魂产生怨念而这份怨念被镜上所吸收,故而作怪,我知道该怎么做了。随即打坐,镜灵就放了她师徒二人出了幻境,出了幻境第二天一大早,便遣阿赞去打听康平城光明寺在何处,知道方位后便和阿赞一同携铜镜出发了,果然光明寺附近山坡上确有一参天颗大树,听来此烧香的乡民言道,此处大树已经有一百多年了,仍旧郁郁葱葱,屹立不倒,都说这树是成精了,不过到是没听说过有什么茶棚。我低头不语,只是径直走上了山坡那颗大树下,把历经那一切的铜镜埋在树下。这时,起风了,不知从哪飘来一大片蒲公英在空中飞舞。

  

蒲慧视角:“蒲慧是我的名而决明是我的字,这是我的祖父给我起的,他是个大夫,决明也就是决明子是药材的明称。自从上次在茶馆第一次见到那姑娘,一见到那双水盈盈的眼睛,双眉似颦非蹙,眉眼间总围绕着一股淡淡的忧愁。这端正的脸庞让人不敢细看生怕亵渎了它,可又忍不住被吸引,这脸庞让人觉得既陌生又熟悉,像是从前就认识一般,我,我一见到这位姑娘心里就就紧张的咽口水大声喘不过气一样。这是为什么,为什么我一见她便觉得投缘我的内心不断告诉自己,清醒点,清醒点不要失态,我只能竭尽全力控制自己,在为那位美丽的姑娘奉上香茶,请她品茶,我就端坐在她的对面,回答她的问题,向她介绍茶道,我们越聊越投机,从茶说到天、地、人到一草一木,当她无意看向茶棚外那一大片蒲公英花田,我告诉她蒲公英也谓\"蒲公草”,叶似苦苣,花黄,断有白汁,人皆啖之。中原的《千金方》、《本草纲目》载蒲公英于菜部,谓:\"地丁,江之南北颇多,他处亦有之,岭南绝无。小科布地,四散而生。茎、叶、花、絮并似苦苣,但小耳,嫩苗可食。蒲公英,哦!还有决明子都有清肝明目的效果,看姑娘眉眼间似有疲累,可食饮些。那姑娘听闻此语笑了笑不置可否。只是低头喝茶,不知不觉中,时光飞逝,她要走了,她起身向我告别这么快就要和她分开了,这该死的时间怎么不走的慢一些呢,我就依依不舍地看着她坐上马车,扬起滚滚尘土,直至不见踪影,这才想起聊了这么久,都没问过她芳名为何,家住何方,这这可如何是好?上天,我还能见到那位面容宛如菩萨般圣洁的姑娘吗?蒲慧在心里祈祷着盼望着能再见到那位姑娘。后来他通过考试入了文学馆,因暂时没有官职空缺,现权且为文学馆学士,自茶舍一别已经过去了半年,没想到在宫中举办祈福法会,我(紧张有兴奋,加重语气)又见到她了,那位姑娘依旧端庄美丽她看起来比我第一次见到她时气色好多了也开心多了,她她竟是皇帝的女儿,一国的公主。我本来是无缘参与主持这场祈福法会的,但因当今皇帝日渐衰老开始沉迷求仙问道痴寻长生不老之法,常与道士在一起炼丹药,劳民伤财,众多朝中官员闻风而动,皆去阿谀奉承,溜须拍马,谄媚奉上逢迎,且原负责此事的一位官员突发恶疾,不能理事,而提出举办祈福法会的是宫中的一位并不得皇帝宠爱的妃子,明眼人一看是个“清汤寡水”的差事,没人肯领这差事,这才落到他头上,古人云祸兮,福之所倚,福兮,祸之所伏,诚不欺我,更何况这于我而言哪里是祸,分明是上天眷顾于我,彼此相见,碍于当时情景都没有多言,上次一别看她气色不好,特意制作由草药香料制作的香囊,希望有机会见到她可以赠予她,可皇宫人多眼杂且宫规森严,私相授受拖累她的名声可就不好了,便假借祈福之名,求法师帮个忙说是平安符在内,在佛堂受了佛经可保平安。赠予丽妃及公主。香囊可随时携带。幸好之前特地多做了几个一直带在身边这样也不惹人怀疑。后来我无意中知道皇帝竟然要把公主嫁给宰相,那个朝野公认的小人,我无论如何也坐不住,虽然得知她是公主时,便知道我决无可能了,可我也决不能容忍自己喜爱的人要嫁给这样一个恶人,后来在道长的帮助下利用皇帝疑心重加以周旋,总算这门婚事被取消了,可为什么外国使者竟然也要求娶你,我美丽的公主,后来他们的野心暴露,爆发了战争,为了国,为了家,也为了,爱,我要上战场了,临走之前我又见到,我美丽的公主,她依旧长我第一次见她那样动人,我注视着她的眼睛,从她澄净安宁的双眸里,我似乎看到了我的灵魂的颤动,我对她讲:“如果,我回不,\"这时她制止了我,她说会等我回来,到时我们再再彼此初次相遇的茶舍那,我为她烹茶。我曾在第一次见到她时候就说过,灵魂就像是蒲公英的花种一样,每到春天的时候,风会把种子播向大地,它会生根发芽,开花结果。周而复始以至无穷级。是的,我会回来的。

  

后话

  

公主的母亲是个绝美的人,可也因为这过份的美丽遭到嫉妒和觊觎,在无所不在的皇权般的大网下,她被捕获在网上,她是一个绝美的尤物,而皇帝就是等待进餐的猎手,她被权利所吞噬,当皇帝不再需要她,她在那一刻就已经死去了,不过她想不到她不幸的作为工具的悲哀人生会在她女儿的人生上继续下去。她想不到女儿会走在她的前面她彻底被这一切的一切逼疯魔了,她本想杀了那个毁了她一生也间接毁她女儿的人,可天道有轮回,皇帝因服食丹药过度,加上饮酒钟情声色犬马,身亡了,她本想寻死,可被道长劝住了,而后公主的母亲活着只剩下一件事日复一日地为她的孩子祈祷。期盼能再见到她的孩子。

  ","url":"

目录
设置
手机
书架
书页
评论